曾经作为“最没存在感的省会”之一的合肥,如今为何成了人口大赢家?不断聚拢人气的终极大招究竟是什么?
作者:朱昌俊
人口千万城市又增加了?日前,“合肥警方”公众号发布消息称,截至2023年7月底,合肥实有人口1234.4万人,其中户籍人口805.3万人,流动人口429.1万人。
这一数据公布后,不少人惊呼合肥终于跻身人千万人口城市行列。但其实,这里需要厘清几个概念。首先,我们常说的人口千万城市,是以常住人口而论的。它的标准是在本地居住超过半年以上。如果按这个口径,到2022年底,合肥的常住人口尚只有963.4万人。而实有人口,是指在某个时间,一座城市所有人口的总和,它包括了实时的流动人口。举个例子,一个城市常住人口1000万,但它同时有100万流动人口(比如,来旅游的、出差的、就医的),那它的实有人口也就有1100万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很多城市在人口数据中都突出了实有人口的概念。如广州近期也宣布,每天实时在穗人口约2400万。此前,北京和上海也公布实际管理人口突破3000万。这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城市的人口吸引力、包容度,对外开放度等,另一方面,也利于争取更多的政策***,甚至还可能增加招商引资的砝码。
就合肥来看,虽然实有人口超过1200万并不直接等于它已经成为的人口千万城市,但近年来,合肥的人口吸引力是有目共睹的。比如,2022年,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量达16.9万,在全国仅次于长沙、杭州。并且已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。
曾经作为“最没存在感的省会”之一的合肥,如今为何成了人口大赢家?这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。
一是,安徽“强省会”战略的支持。一个标志性动作是,2011年巢湖被一分为三,其中超200万常住人口被纳入到合肥。此后,合肥方方面面都开启了“逆袭”之路。比如,铁路交通区位上,从过去的边缘化地位慢慢成为中心和枢纽。而目前合肥在安徽省内的经济首位度,已从2012年的22.7%提高到2021年的26.6%。
二是,在中部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“左右逢源”。目前的合肥,既参与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***,立志挺起中部崛起“脊梁”,同时,又被纳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,与南京、杭州并列,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。这样的区位和战略优势,放眼全国,也不多见。
当然,城市要吸引力,留住人,归根结底还得靠产业。产业上的跃升,正是合肥过去十来年,最引以为傲的资本。过去十年,合肥利用科创***基础,接连踩中了多个产业风口,在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,走出了一条耀眼的道路。2022年,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84%,规上工业总产值已突破万亿。并且,因为在招商引资上引入的投行模式屡获成功,还被外界称为“最牛风投城市”,“合肥模式”也被诸多城市学习借鉴。
正是得益于产业上的显著进步,合肥的就业吸纳能力明显增强,为吸引人口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。事实上,不管是强省会建设还是战略上的“左右逢源”,其对合肥发展的具体助力,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上,并转化为更多的就业机会。比如,近年来合肥在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上被视为是最大赢家。
由此可见,在当前总人口负增长之下,合肥能快速做大人口基本盘,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秘密。一方面是利用好了强省会战略的各种支持,在一定程度上扛住了东部地区的虹吸效应;另一方面是借区位优势、科创优势,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成功导入和培育了多个新兴产业,增强了自身的人口吸引力、承载力。反过来,这种人口聚集效应,又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。由此使得城市步入发展的快车道。
对一座城市来说,产业的不断精进,才是能始终立于风口,不断聚拢人气的终极大招。这些年,城市“抢人大战”、“营销之战”此起彼伏,但笑到最后的,还是那些能够在产业发展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。而那些人口持续流出的地方,从北到南,又何不是都输在了产业的停滞上?
(作者系资深媒体人)